在日前举行的2011中国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合作高峰论坛暨项目洽谈会上,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张仁柏表示,很多人都问是否可以在电动汽车上多装载一些锂电池,国家规定是20度电的装载量,有的会装到60度电。按私人电动车车重800公斤,耗电量是吨公里是120瓦时,蓄电成本是每小时4500,实际比容量是100,希望单次行驶里程是100。装载的电池重量是165公斤。到300就要装到847公斤。折算起来,20万公里的折旧费和电费,行驶里程100是15万4千,行驶里程到300是26万2千。以20万公里的油费相比,国家补贴是6万,多装载电池的效率是很低的。
如果能量密度提升到100,情况会有所好转,但多装载电池的方法还是有问题的。现在大家都讲新能源汽车的瓶颈在电池,电池一定要提升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的电池一定要尽快使用。在现在的情况下,多装电池的方法是不可取的。现在国家规定20度电的装载量是比较明智的选择。以多载蓄电池以求加大续驶里程的误区,以300公里的为例,能耗增加40-70%,成本增加40-70%。
下面我介绍一下力神开发的动力装载车型。电池装载在车辆上需要很多的中间技术突破和环节,通过很好的配组技术做成电池、电池组。另一方面,对于单电池的制造技术,现在全球能做到纯自动化生产,单机电芯是20安时。现在主要用于电动车的电池是16.5安时,明年会推出20安时到25安时的自动化产品。通过配组技术做成电池组。为了电机效率更高,再加上系统的热管理,需要有电芯的一致性突破。还需要高压元器件控制的突破,还有电池管理系统和热管理的突破,这样才能让电池系统的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这一款是本月度要量产的产品。今年年底将在加州上市,预计今年将销售200辆。装载容量是35度电,0-60公里加速是小于11秒。电池放在底盘,通过外接的热管理系统,保持电池在25度的正负5度内使用,保持电池最好的使用状态。从电芯,一直到组合,利用交流压缩机进行热管理。
在一汽的威志车上也装载了力神的一款电池,预测明年可以完成公告,将在几个城市进行示范运营。24组电的装载量,续航里程是180公里,加速性能在10秒以内。正常工况下,续航里程预测在130公里。
一汽B50的系统也是在今年年底开始装载,明年进行示范运营。预测的续航里程是100公里。一汽森雅也是在今年完成装载,明年开始示范运行。普利马是基于国家电网的换电式,有四个箱体。现在的改进是四个箱体有自己的识别机制,并保证四个箱体不分离,避免老电池和新电池同时使用使整个系统的管理下降。并且,整个电池都有热管理。这是国家电网第二代的箱体设计,我们参与开发。一汽的大巴车系统是187度电,运营里程可以达到180公里以上。
混合动力车系统是与合作伙伴一起开发。每个系统的箱体带独立的热管理,保持系统优良的运营性能。
最后我要向大家介绍纯电动车高成本,降低运营成本的探索。我们在实验室对系统进行测试,在22度到30度的情况下,百分之百的DOD。最佳状态下,一个电池系统一瓦时可以放电5.1度。在一般车辆上使用,从百分之百到百分之八十的阶段,无论在哪个水平,都是2.1度电,还有3度电的能力没有充分发挥。
基于这种情况,我们跟国家电网一起探索租赁的模式,在百分之百、百分之八十的时候一起租赁给国家电网。国家电网通过放电量从公交公司收取费用,减轻公交公司一次性购买纯电动大巴车电池的负担。在达到百分之八十以后再收回来,从60到80,再到40,还有3度电的能力可以发挥,还可以进行上万次的循环,保证电池的全生命周期的前经济化使用。
对于战略模式的探索,我们和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合作。国家电网提出以换电为主、插充为辅、集中充电、统一配送的基本商业模式。车厂要对车辆进行轻量化设计,电池公司要把高容量、高安全的电池进行量产化,国家电网和普天海油这样的运营公司进行商业运营模式探索,最后尽快将新能源汽车推向商业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