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电极材料制造中采用混合分散装置的连续工艺
来源:技术在线 日期:2010-3-10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日本浅田铁工在充电电池展会“国际充电电池展”上,展示了用于锂离子充电电池电极材料制造过程的连续工艺。具体做法是首先通过混合分散装置处理粉状活性物质和导电助剂,然后向搅拌机中加入粘结剂(Binder)和溶剂,最后形成浆料(涂料)。
浅田铁工表示,原来电极材料的主流制法是同时向大型储罐中加入活性物质、导电助剂、粘结剂和溶剂等并进行混合的批量式操作,与之相比,新制法可以通过混合分散装置来提高活性物质的密度,因此有望提高电池容量,而且由于是连续工艺,还有望提高生产效率。
该公司针对锂离子充电电池的电极材料,改良了此前一直向树脂共混工序(混合树脂和填充材料的工序)供应的混合分散装置“Miracle KCK”(图2)。混合时除了压缩力和剪切力(Shearing Force)外,还会产生机械化学效应(获得机械性能量后会产生化学反应),活性物质(LiMn2O4等)可以在导电助剂(乙炔黑)周围高密度地进行配置。
浅田铁工表示,由此可以提高活性物质的密度,有望增加电池容量。虽然浅田铁工没有公布详细情况,不过在试制中,除了提高电池容量的效应外,还有密度提高后会消除绝缘层裂痕等效应。
浅田铁工将通过上述工艺制成的、由活性物质和导电助剂构成的粉体与粘结剂和溶剂一同放入芯砂搅拌机中,连续制造浆料。这是为了满足近年汽车用途中对高生产效率的要求。
浅田铁工已经开始向电池厂商供应“Miracle KCK”,除此之外,今后还将提供组合采用连续工艺的成套系统。
(编辑全球电池网)
上一篇: 新能源汽车左右动力电池产销
下一篇: 车用锂电池成本将下降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文章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