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能无限的SE电池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日期:2012-4-16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所谓选择性发射极(SE-selectiveemiter)晶体硅太阳电池,即在金属栅线(电极)与硅片接触部位进行重掺杂,在电极之间位置进行轻掺杂。这样的结构可降低扩散层复合,由此可提高光线的短波响应,同时减少前金属电极与硅的接触电阻,使得短路电流、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都得到较好的改善,从而提高转换效率。
无锡尚德研发的Pluto冥王星电池,最新的转换效率已达20.3%。
SE结构的电池有很多优点,比如降低串联电阻,提高填充因子,在丝网印刷工艺下,前栅接触电阻、体电阻和扩散层薄层电阻对串联电阻贡献最大。它也可以减少载流子Auger复合,提高表面钝化效果,它有效的减少载流子在扩散层横向流动时的Auger,提高载流子收集效率。再者,它改善光线短波光谱响应,提高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
尽管SE太阳电池目前还没有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但选择性发射极电池的高转换效率,为降低生产成本带来的效益不可小觑。待工艺技术匹配更加完善之后,在未来的几年内有望成为光伏市场的热门产品。
上一篇: 改进苹果新iPad 3电池续航能力的7种方法
下一篇: 没有了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文章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