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多起血铅超标事件的曝光,铅蓄电池行业的重金属污染成为舆论焦点。统计显示,我国铅酸蓄电池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1/3,目前正以年均约20%的速度快速增长,出口量、出口额分别以每年高达29%和34%左右的速度递增,成为全球铅酸蓄电池的生产和消费大国。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环境毒理效应办公室主任刘征涛表示铅酸电池能够存在并迅速发展壮大除了广大的市场需求以外,它的污染是可以控制的。
事实上,经过技术水平和工业装备上的持续改进,铅酸蓄电池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完全可以控制。根据美国的统计数据,铅酸蓄电池行业产生的铅污染已远远小于航空工业、炼钢和锅炉加热、发电等行业。2008年美国政府已将铅酸蓄电池生产从主要铅污染源中排除。如果能有全套设计,加上流水线式的自动生产设备,铅酸蓄电池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减少60%~80%。美国与我国的铅酸电池产量基本相当,可是美国的铅酸电池企业仅有33家,而我国的铅酸电池生产企业估计要多达2000家以上。存在企业规模普遍过小,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
由于铅酸蓄电池市场需求大,加上生产工艺简单、进入门槛较低,小企业因陋就简以低成本参与不正当竞争,忽视污染问题,管理不力,再加上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监管不力,给企业提供了钻空子的机会。既扰乱了市场,也败坏了铅酸电池的名声。正是这种鱼龙混杂现象,给整个铅酸蓄电池行业造成了恶劣影响。
铅酸蓄电池除了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铅污染,还可能在回收过程中产生污染。因此,如何妥善回收、再生废旧铅酸蓄电池至关重要。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300多家再生铅企业(主要从事铅蓄电池回收),其中有60%的企业属于无证违规经营,90%以上的企业不符合国家铅锌行业准入条件,其中还有许多个体户将收集到的废电池拆卸后卖给专业再生铅厂和蓄电池厂。回收环节还处于无序状态,存在废酸随意倾倒,废电池流入小冶炼作坊,这些才是造成铅污染的主要环节。因此加强铅酸蓄电池回收管理尤为重要。
业内人士表示,铅酸电池有着不可替代性。除了技术成熟、价格低廉、安全性能高和可再生循环等传统的突出优势外,又有很多新技术的应用促使它更为成熟。只要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加强监督和监管,支持技术创新研发,企业提高保护环境意识,现有的这些污染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