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涨价,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神马东西都在涨,唯独收入不见涨。但是近期电动车价格涨得比较离谱,以前只是涨四五十块钱,现在一涨就是一二百块。这种涨价的速度,老百姓还真有点难以承受。
这次为什么涨得这么凶?南方农村报采访了爱玛电动车华南区负责人路彬、台铃电动车董事长孙木楚、凯骑电动车副总经理廖辉等电动车业界大佬,为您解析此次涨价的来龙去脉。
市场现状
涨势凶猛销售凋零
前几天,广州番禺的李先生看上了一部爱玛电动车,问过价格后想过几天再买。但是几天过后,爱玛电动车的价格一下子涨了150元,这让李先生很难接受,决定暂时不买了。
“消费者真的很难接受这样大幅度的提价!”在番禺同时经营爱玛电动自行车和台铃电动自行车两个品牌的叶存环很无奈,“很多消费者在购买时想让你给他便宜点、再便宜点,过几天再来买时反而贵了,肯定不买了。”
据叶存环介绍,爱玛电动车差不多每台涨了150元,台铃电动车有些车型涨了150元,部分车型甚至涨了200元。“我们一直在硬撑着,毕竟我们做了将近10年的电动车生意,如果撒手不干转做它行,心里很不甘。”叶存环说,很多小的电动车经销商由于资金少、库存小,被折腾几次就决定不做了。
“这两个月电动车的价格一直在变,有时一周调一次,有时几天调一次。”一说起电动车涨价,经营凯骑电动车的林杰真是有苦说不尽,“现在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你看刚才那个顾客,人家一听这价格扭头就走了。”
同样经营凯骑电动车的吴先生告诉笔者,“现在凯骑电动车的价格和去年6月份相比涨了差不多300元,上一周涨了150元,现在我们每辆车也就是赚个几十块,只能靠维修赚点钱生活了。”
背后原因
原料人工价格猛涨
据台铃电动车董事长孙木楚介绍,受原材料价格大范围上涨影响,电动车企业普遍大幅度提价,而且此次提价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这次涨价对电动车行业影响巨大,无论是大品牌还是小品牌都将陷入一个困局。”
“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涨得这么厉害,其实我们正在赔钱做啊!”凯骑电动车副总经理廖辉对近期电动车疯涨的价格也大为惊叹,“电动车有两大部件电池与电机,稀土是电机的一个重要材料,受政策影响,稀土价格正在飙涨,由此导致电机价格飞涨;铅资源对电池工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受铅价上扬影响,电动车蓄电池价格大涨,电池价格约上涨了四五十元;轮胎、车架与人工成本也都在上涨,整车迫于压力也必须上涨了。”
据爱玛电动车华南区负责人路彬介绍,目前电动车行业产能不足,国家十二五规划严控重金属污染,对电动车蓄电池等原材料的产量进行了限制,导致电动车原材料供不应求,价格大涨。由于原材料供应不上,整车厂家的产能也出现不足,唯有提价。许多小的电动车厂迫于成本压力已陆续倒闭,此次电动车历史上最大幅度的一次涨价必将导致一次行业洗牌。
据了解,2011年2月18日,《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已被国务院正式批复。《规划》重点防控的重金属污染物包括铅、汞、镉、铬、砷、铊、锰、铋、镍、锌、锡、铜、钼等,铅蓄电池业是5大重点防控行业之一。据权威人士透露,工信部正在起草稀有金属行业“十二五”规划,稀有金属规划将涉及钨、钼、锡、锑和作为电机重要材料的稀土。
在政策严管之下,已有很多电动车原材料厂家倒闭,剩下的这些厂家明显出现产能不足的现象,电动车原材料价格开始大涨,从而波及到整车的价格。
逆势突围
提高产品附加值
涨价,一个令电动车企业头痛的字眼,很多电动车企业已经开始被困在它的牢笼里无法自拔。接下来,电动车三大名牌企业将会如何应对此次涨价大潮呢?
凯骑电动车副总经理廖辉说,“老百姓确实是需要电动车这件东西,消费者的这种刚性需求是我们坚持做下去的最大动力,接下来我们工作的重点将会放在服务和产品质量上。”
台铃电动车董事长孙木楚则用“创新”两个字概括了台铃接下来的突围战术,包括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
据爱玛电动车华南区负责人路彬介绍,爱玛电动车接下来将会将法宝压在“4S”店上,在店内建立休息区、维修区、服务区等,为顾客提供最贴心的充电、维修、洗车、咨询等服务,从而实现电动车整车销售(Sale)、零配件(Sparepart)、售后服务(Service)、信息反馈(Survey)四位一体。
笔者手记
当务之急要服务创新
三大名牌企业接下来的突围战术各有千秋,至于谁能笑到最后,还要看消费者埋不埋单。
其实,跳出价格这个怪圈,还有一片蓝海,那便是服务创新。在电动车接连不断地涨价潮下,靠生产和销售环节赚取最大利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市场利润空间正在向服务环节转移。
目前,无论是家电业还是汽车业,都已经将服务做到了炉火纯青,且赚得盆钵满体,但电动车行业却还一直停留在打价格战的死胡同中。这次价格疯涨大波已经给电动车行业敲响了警钟。受消费者需求影响,电动车行业目前最缺的并不是产品创新而是服务创新,企业只有将消费者在售前、售中、售后的创新服务中所获得的愉悦感融入到产品价值中才能全方位提升品牌形象,用服务引领发展潮流是电动车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