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民企进军锂电池领域 引院士关注
来源:天府早报(成都) 日期:2011-2-25 作者: 点击:
成都两家民营科技公司黄铭锂动力和牧甫生物科技,联合进军锂电池领域,受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国家863计划课题组的关注。2月24日,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干勇以及863计划课题组组长周少雄专程来到这两家公司,对其成果进行研讨。这已是他们第三次接触这个项目了。
锂离子电池因重量轻、储能大、寿命长等特点被视为理想的动力电池。这两家公司的技术是采用纳米磷酸铁锂作为电池正极材料。和其他锂电池技术不同的是,传统磷酸铁锂是通过物理切割生成纳米级大小,而该技术是通过在液体中合成纳米级大小,效益更高、成本更低、质量更好。
目前,项目已完成中试,形成了600吨的年产能。“这个规模足以跻身全国前三。”黄铭锂动力公司董事长黄铭介绍。
他们在广汉已建设万吨级的磷酸铁锂材料生产基地,今年将形成每年3000吨的生产能力,预计到2014年将达到年产万吨级的规模。
先前,干勇在攀枝花调研钒钛利用时无意接触到这个项目,立即产生浓厚兴趣。干勇认为,这项技术是重大理论突破,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很有可能把中国的新材料研究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新闻背景>>>
自上世纪60、70年代以后,世界各著名汽车公司相继开展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开发研究。美国《时代周刊》将燃料电池列为21世纪10大高科技之首。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制造基地、第二大锂电池出口国,但缺乏核心技术,多项关键材料依赖进口。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电池之争是核心之争。谁拥有了电池资源和核心技术,谁便拥有了未来。
上一篇: 负重前行!“光伏大省”江苏是否产能过剩?
下一篇: 没有了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文章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