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主营业务为电池及相关产品生产,包括电源�;は呗钒濉⒍蔚绯兀酆衔锏绯兀�、锂电池电芯等。公司是国内电池制造业的领导厂商。
2011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17亿元,同比增长53.12%;营业利润1.13亿元,同比增长65.52%;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6052.69万元,同比增长47.78%;基本每股收益0.4424元/股。从单季度数据看,2011年7-9月,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93亿元,同比增长30.8%;营业利润4009.4万元,同比增长37.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52.6万元,同比增长12.47%。
单季度实现每股收益0.15元/股。
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增长,主要因为以智能手机等新型消费电子市场规模的不断膨胀,以及公司调整核心业务,使得公司电池出货量增大,综合毛利率有较大提升;但是期间费用控制力的下降和税率的提升,减缓了净利润增长的幅度。
2011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20.86%,同比上升3.1个百分点;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19.04%,与去年同期的19.46%几乎持平。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1.4%,同比上升2个百分点。其中,管理费用率上升了1.44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上升了1.22个百分点。所得税税率28.7%,同比上升了14个百分点。
智能手机等新型消费电子逆市繁荣,增大公司电池产品出货量。公司电源�;は呗钒�、二次电池、锂电池电芯的直接和间接客户包括ATL、苹果、三星、诺基亚、索尼等厂商。2010年以来智能手机等新型消费电子呈爆发式增长,苹果、三星等国内外手机厂商出货量不断攀升,数据显示,2011年第三季度苹果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710万台,同比增长21%。智能设备等新型消费电子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成为电池需求量和价格的重要支持因素。
调整核心业务展现良好效果。公司关闭了过去长期亏损的项目,把电源�;は呗钒濉⒍蔚绯�、锂电池电芯等三项业务作为发展重点,巩固了电源管理产品PCM市场。从各子公司业务发展上看,惠州蓝微坚持高端客户路线,保持了iPhone手机项目的领先份额,并建立海外市场机构,深化了与直接客户(ATL,SONY,SDI)的合作;惠州聚能重点发展二次电池业务,目前已处于稳定盈利期,而公司重点发展的异型电池、高能量密度电池和高容量电池在医疗设备、3G手机、备用电源等产品市场有广阔的前景;惠州亿能的电源管理系统已售往国内20多家混合动力或纯电动汽车制造商,并不断开发新客户。
长期将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出台。预计《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将于年底前出台,根据《规划》,未来十年我国政府将投入1000亿元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到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0万台,被视为电动汽车“心脏”的锂电池产业将迎来发展机遇。然而由于技术和成本等因素的制约,新能源汽车业的发展将会是较缓慢的过程。随着公司研发能力和生产规模的逐步提升,公司锂电池电信和动力电池产能释放的过程将伴随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