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面对产品价格下滑及众多的行业挑战,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及发电系统供应商仍然对产品销量增长的强劲势头持乐观态度,并正积极地提高产品性能。
“中国采购资讯报告 -- 太阳能电池板及发电系统”出版人叶菁女士表示:“2010年太阳能电池板及发电系统的销量显着增加,部分类别的产品销量更飙升了两倍,因此大部分中国供应商对未来数月出口量的持续增长充满信心;近八成受访供应商更预期海外销量将会有双位数的增长。”
叶女士指出:“为了保持市场份额及争取更多订单,供应商纷纷推出创新设计的产品,同时下调了产品价格,降幅最高达到15%。此举反映出在面对行业巨大变革时,供应商努力求存之道。”
报告显示,在研发上的重点投入,使得更多创新性产品得以面世,而开发便携性更高的产品成为行业的主流发展趋势。其中有为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MP3播放器设计的电力系统,为紧急事件和户外活动设计的更加轻巧的光伏组件,以及操控性很强的可折叠式太阳能组件。
在太阳能电池板方面,供应商着力研发出转换率达16%或以上、使用寿命长达25年及运行温度介于-40摄氏度至85摄氏度的高效能产品。此外,中国供应商研制的最新产品更采用了黑白边框的设计,对消费者而言更具吸引力。
中国供应商在降价的同时也积极开拓市场“中国采购资讯报告 -- 太阳能电池板及发电系统”显示,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中国制造的电池板及发电系统产品价格也不断下调 。42%受访供应商表示将会降低价格。由于市场对替代能源技术的需求稳健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进入这个行业,再加上多晶硅的价格自2011年3月下降了40%,从而引发了产品价格的不断下调。
虽然欧盟依然是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及发电系统产品的主要出口目的地,承接了八成的出口量,但是很多中国供应商已在积极开拓欧盟以外的市场以扩大销量,例如北美、亚太地区及非洲;同时中国本土市场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除了价格竞争,供应商还需面对其他新挑战,如德国及意大利宣布减少对大型光伏设备的补助。供应商担心此举将减少整个欧盟地区对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投资,从而削弱对电池板技术的需求,导致整个行业出现整合情况。为了应对这些困难,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向供应链上游转移,力求更好的控制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