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帆板上海外衣让“天宫一号”轻盈起飞
来源:东方网 日期:2011-10-18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对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陈南梁教授来说,最近的高兴事就是“天宫一号”飞天。作为项目参与者之一,陈教授负责航天器太阳能电池帆板玻璃纤维网格织物的技术研发,这一成果不仅让电池帆板在发射飞行的巨大震动中可以稳稳“抓牢”网格,还帮助电池帆板成功“瘦身”,让“天宫一号”飞得更轻盈。记者昨天获悉,除了给“天宫一号”穿上特制外衣外,在航天技术领域,东华大学的科研人员正在不断攻坚克难,逐一突破。
细细数来,为国家一号战略武器作出重要贡献的“航天级高纯粘胶基碳纤维”,为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作出重要贡献的“舱外航天服外层防护材料、舱外航天服暖体假人系统、仪表特种玻璃、宇航员排泄物收集装置”等全部出自东华。事实上,这条科研之路并不平坦。记者了解到,“碳纤维、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间位芳纶”被公认为世界三大高性能纤维,被广泛运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但长期以来,少数发达国家对其实行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为了实现中国高性能纤维的从“无”到“有”和“产业化”,东华的师生持续攻坚克难。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材料学院碳纤维课题组负责人潘鼎教授告诉记者,“我们曾临危受命,要研发出弹头防热层的关键材料,确保新型战略武器的升空。当时时间紧张,而且项目从材料、工艺到制造等全是空白。为了践行承诺,我们团队不分昼夜,做了无数次实验……”
“能为国家发展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就是我们做科研的动力和出发点”。看到师生们多年潜心钻研的科研成果应用于国家重大航天项目,东华大学校长徐明稚心里除了高兴,还有自豪:“协同创新,或许对很多基础性大学很难,但涉及知识创新的提高,对我们工科类院校来说,还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
上一篇: 超级电容助推纯电动汽车前行
下一篇: 没有了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文章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