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安光电公司与美国领先的CPV公司Emcore在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以货币出资成立合资公司“三科光伏有限责任公司”。合资公司将主要生产第三代光伏产品——高聚光太阳能电池(下称HCPV)。
本次:三安光电出资1800万美元,Emcore出资1200万美元,双方的控股比例分别为60%和40%。
HCPV作为第三代太阳能发电系统前景广阔。
聚光光伏(CPV)技术,就是通过透镜将接收到的太阳能放大成百上千倍,然后将放大的能量聚焦于效率高、面积小的光伏电池上进行光电转换。
聚光电池通常采用III-V族化合物(如:AsGa)作为外延层,主要是因为III-V族化合物具有散热好、抗辐射好的优点,而传统的晶体硅由于散热性问题不能得到应用。在转换效率方面,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理论转换效率大概为25%。目前产业化转换效率在16%-18%的水平,而多结的III-V族电池理论转换率可超过60%,目前产业化转换效率已经提升至40%,转换效率方面的巨大优势是人们关注CPV的重要因素。此外,由于CPV采用聚光技术,多节电池几百倍的聚光倍数可以使受光面积缩减至及百分之一,与传统晶硅电池相比可以节约大量的原材料,这样可以降低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生产成本和能耗,使得聚光光伏系统具有更短的能源回收期。
率先投资助力公司抢占CPV产业高地。
目前三安光电使用锗、砷化镓、镓铟磷等3种不同的半导体材料制作三个p-n结太阳能电池,可以对太阳光进行从蓝光、可见光到红外光的全谱线吸收。这种多结太阳能电池的聚光倍数可以达到1000倍~2000倍,在聚光之后,其转换效率可以在30%的基础上再增加8%~10%,可以说公司在技术上具备了产业化条件,而且由于GaAs外延层与LED外延片制作工艺大同小异,公司可以将其在LED外延领域经验移植到多结CPV电池中去,可以减少公司在工艺过程中的摸索时间,转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系统设计上。
目前全球CPV发电系统仍处于起步阶段,此次公司在国内率先与美国Emcore合资成立子公司可谓强强联合,Emcore公司是全球最早研究CPV技术的厂家之一,该公司在太阳能应用HCPV接收器、模块及系统的设计、制造和测试流程有多项知识产权,而三安光电HCPV组建及系统领域拥有多项专利,两大股东将分别对新成立的子公司给予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这是国内首次在商用CPV领域进行的大规模产业化尝试。
强强联合 抢占太阳能发电领域的市场。
由于聚光光伏的市场还没有真正启动,一些配套材料的厂家开发的积极性还不是很高,聚光光伏系统的可靠性验证需要进一步加强,再有如何匹配聚光镜和跟踪系统也是聚光光伏商业化过程中的难点。
成本方面,虽有专家判断今年CPV的成本基本可以和传统的晶硅电池持平,但民用大规模应用综合成本仍要高出许多,对于高聚光光伏系统而言,也需要达到100MW的规模才会有效益,如果仅有几个兆瓦级别的装机容量,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