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能源自给的生态大楼吗?你见过不用电的室内温度调节系统吗?你见过不缴电费的“路灯一条街”吗――记者最近在姜堰市梁徐镇采访,第一次“零距离”体验了“风光互补”的新能源技术带给人们的“风光生活”。
到3月中旬,经过为期半年的试运行,位于梁徐镇的双登集团新能源商务大楼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去年9月建成投用的双登新能源大楼共四层,办公面积超过8000平方米。在楼顶,两块硕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傲立。一般在晴天,整幢大楼的照明只需一块太阳能板工作即可满足,如两块板同时工作,用不完的电可储存在楼下蓄电池组内,待阴天时使用。而如果连续阴雨天,矗立在办公大楼四周的小型风力发电机就开始工作,为大楼提供能源。
记者注意到,这座新能源大楼没有安装一台空调,采用的是地源热泵系统。与一般水空调抽用地下水不同的是,大楼利用埋管内的介质和地下水进行热交换,可使大楼夏天保持室温26-28℃、冬天保持在18-20℃,完全满足大楼的恒温需求。这是一个封闭式循环系统,整个交换过程不抽取一滴地下水,与大气、土壤没有直接接触,因此,不存在污染排放。据测算,这座采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的大楼,设计使用寿命25年,10年可收回投资。
双登商务大楼利用新能源的成功模式,引起驻地梁徐镇政府的关注。去年国庆前夕,我省第一条“风”“光”互补的路灯街在梁徐镇正式建成,成为当地一道新景观。
记者在现场看到,50盏风光互补路灯,分布于1200米长、12米宽的道路两侧,在顶端安装有螺旋桨的风能发电机,中间是一块太阳能板,下方是路灯。太阳能、风能发的电,同时储存于埋在地下的蓄电池内用于为路灯供电。根据测算,这项工程总投资为110万元,约为普通路灯造价的1.5倍。但路灯设计使用寿命为25年,5-7年节省的电费即可收回投资。之后,这些路灯将成为真正的“免费”路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