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户在番禺的鹏辉电池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电池生产厂家之一, 主要生产聚合物锂离子、锂离子、镍氢、镍镉充电电池,锂锰、锂亚硫酰氯、环保碱性电池、成品电池及充电器等,是中国品种最齐全的电池制造商。目前,世界上只有两家企业研究生产锂铁电池,国内就只有一家,那就是鹏辉电池有限公司。
作为鹏辉电池的总工程师薛建军,讲述了他在鹏辉的经历,他与鹏辉一起发展,共同进步的旅程。
“开发新产品真的不容易,期间是复杂和曲折的,而且就算产品研发成功,要推向市场也是要花大量的精力。”在对锂电池十几年的研发过程中,薛建军倾注了所有精力,虽然遇到的难题数不胜数,但他还是坚持不懈,秉着创新进取的精神,不断开发出新产品。
选择企业 全身心投入研发
200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研究生院的薛建军来到番禺,在鹏辉电池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从事博士后研究,两年后,他面临着两个选择。他说:“当时本来想去杭州的高校,因为离家也比较近,但考虑到企业发挥空间比较大、路也会宽一些,所以最后还是选择在企业工作,全身心投入到研发工作上。”虽然在企业搞科研很辛苦,但薛建军认为自己当年的选择还是正确的,因为在企业,他能够花更多精力投入到产品的研发上,这才是他最想要的人生路。
从2002年进入鹏辉电池有限公司任博士后那时起,他便开始了对“软包装锂离子电池产业化开发”项目的研发,经过两年时间,在薛建军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团队的努力下,该项目顺利取得成功。在完成软包装锂离子电池产业化开发后,薛建军又开始了“高能量高功率锂铁电池研制”项目的研制,并随后成功推出了锂铁电池新产品。
突破难题 实现产品产业化
就像薛建军所说的,新产品开发难,但是新产品的市场化更难。2006年,锂铁电池开始推向市场,但是不如人意的事情发生了,由于产品不成熟,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最后造成项目一度停止。
“涉及化学、化工材料的研发项目不像电子产品研发,因为其如果出现问题就要做大量的实验,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完美解决。”此时的薛建军所承受的压力不言而喻,为了尽快解决难题,他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查阅大量相关专利和文献,并做了大量的机理实验,经过一年时间多的再研究,终于解决了之前存在的技术难题,受到市场的欢迎,完成了锂铁电池的批量化生产,实现了产品产业化。该电池的工艺先进,在正极材料的处理方法、配方优化、高波电压消除方面具有创新之处,该电池的开发填补了国内空白。
永不满足 不断开发新产品
完成锂铁电池产业化的项目后,薛建军并没有因此而满足,继续开发新产品,并于去年成功研发了3V可充扣式锂锰电池,目前该产品只有松下、精工等几家企业在做,而且薛建军研发的这种电池的关键技术指标如循环寿命达到300次,是其他企业同类产品寿命的6倍,目前正着手此新产品国际专利的申请。另外,去年他还成功研发出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用关键材料,并在原材料前期处理、覆碳方式、添加剂优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所制备材料在导电性、振实密度、比容量等性能指标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薛建军表示,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具有安全性能好、循环寿命长、环境好等特点,在电动车、储能电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今年他和他的技术团队将深入开展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系统集成,并将推出高性能高可靠性动力电池组。
自2002年来到番禺工作以来,薛建军申请发明、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专利成果全部得到转化,其中“锂聚合物电池及其制造方法”荣获第16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由他主持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产业化开发”项目获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薛建军由于技术方面突出,而且为社会带来很大经济效益,被评为“第七批番禺区拔尖人才”和“第六批番禺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编辑全球电池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