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国标博弈:插电式与电池式
来源:成龙汽车网 日期:2010-1-5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国家工信部等部委制定的《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规格尺寸》等新能源车国家标准将于2010年出台,这些国家标准牵动着国内数百家电动车制造企业的眼球。车企都希望能够争夺到国标制定的话语权。
目前,主要是两个利益集团带领着两种不同的电动车标准在博弈。即插电式纯电动车的商业标准和模式与“换电池”式商业模式之争。
2009年8月,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牵头下,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广汽、北汽、重汽、华晨、奇瑞、江淮等国内十家整车企业联合成立“电动汽车产业联盟”,签署《电动汽车发展共同行动纲要》,开展联合制定电动汽车标准的准备工作,这些车企主要以插电式充电模式为主。
插电式充电的商业模式是客户将车停在充电桩或者充电站,2~8小时后才能将电充满继续行驶。
另一方面,2009年底,浙江康迪也与中国海油、中国普天、浙江天能电池有限公司等能源巨头达成合作协议,联合成立“中国纯电动汽车产业化推进联盟”。这个联盟推崇“换电池”式的电动车模式。生产这类电动车的代表企业主要有日产、浙江众泰汽车等。
“电池式”,顾名思义,客户购车后需要租用一块电池组。当车辆电池即将耗尽时,客户将车开至充电站,更换另一块电池,并结清前一块电池实际电量使用费用。且车主只需要承担不含电池的车辆成本,购买价格较之含有电池的要低。而且使用更便利。
比亚迪汽车是也是使用插电式的车企,但他并不在“电动汽车产业联盟”中。
但是,国家出台电动车技术与商业化标准一旦择其一,另一个模式的企业必定受损。博弈的结果如何,政策会不会两者兼顾,我们继续关注。
(编辑:全球电池网)
上一篇: 2010中国国际锂离子电池产业高峰论坛
下一篇: 欧洲巴士将用上深圳电池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文章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