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闵行区吴泾镇民间科普爱绿组织“绿庭园”的成员陈玉英推着装满盆栽的小车,来到永德路上和其他成员开展科普环�;疃河门柙曰环暇傻绯�。从2010年至今,绿庭园已经送出2500多盆花卉,换到30847节废旧电池,这些废旧电池经镇环卫部门交由上海市有害垃圾分解中心处理。陈玉英说,一节电池可以污染600吨水源,这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用水量,回收废旧电池真的非常重要。
不过,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小区门口摆放的废旧电池回收箱,相当部分形同虚设,因为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置,废旧电池越积越多,回收箱成为新的污染源。
记者随机走访莘庄镇内的几个小区,富都路111弄都市星城的门卫室旁放着一个高约半米的白色废电池回收箱,桶内的废电池已经堆至三分之一,因为是露天摆放,桶内残留的雨水和废电池混在一起,散发出一股刺鼻的气味,回收箱底部和内壁呈现铁锈红色,一部分电池有腐烂的迹象,将箱子侧置,底部有污水流出。
据保安介绍,回收箱放置在此已很久,好像定期会有人来回收,但不知道多久回收一次?是谁来回收?
记者又来到腾冲路上的金铭新水岸小区,情况基本差不多,门卫室内也设有废电池回收箱,但只管回收,居民把电池投放到这里,就没有下文。
家住梅陇的邵小姐也表示,搬入新小区快一年,小区并没有废电池回收箱,向居委会反映好多次,仍然没有结果,最后居委会告诉她可以把废电池先放到居委会,但下一步怎么处理依然是个问号。邵小姐说:“这有什么用,该有的污染一点没少。 ”
记者在路边随机采访20名居民,有15名表示所在小区内设有废电池回收箱,自己会将家中废电池放到回收箱中,但这些回收箱大多形同虚设,里面堆积许多电池,但也不见有人处理;有3名说曾经用废电池去公园换过花卉,但要碰运气,也不是经常都可以换到;还有2人则说,电池用得很少,�?仄鳌⑹敝由系牡绯匾唤诳梢杂蒙弦涣侥�,也不知怎么处理,就随手跟生活垃圾一起丢弃了。
回收应按时或按量,绿庭园每年用盆栽换得的1万多节电池怎么处理?记者采访专门负责回收的吴泾镇环卫部门工作人员,他表示,绿庭园回收的电池都统一会由上海有害垃圾分解中心上门回收,这是上海专门的有害垃圾处理机构,不收费。一般说来,吴泾镇内学校所产生的废电池也定期归并到绿庭园,环卫部门一般将废旧电池积累到100公斤左右,就会找专业处理机构前来回收。
金铭新水岸物业负责人说,“回收箱是镇市容环卫管理所下发的,他们没关照过我们怎么处理,况且我们也没有处理废弃物的能力。 ”然而记者辗转从环卫所负责人处获悉,下发回收箱时开过会,由物业负责通知环卫所前去回收,未通知自然未回收。许多小区的回收箱也就常年处在“没人管”状态。
记者从市废弃物管理处了解到,废电池回收箱下发到各个小区后,环卫所按照何种频率上门回收,按时(每月)还是按量(满就收),这由环卫所和物业或居委会根据实际情况协商决定。
比如在龙吴路上的紫阳花园,是按照每半个月一次的频率,由所在镇的环卫所上门回收。居委会还在每幢楼的铁门处额外设置小篮子,让居民就近交纳电池,不用特意跑到门卫室或居委会。
环卫所回收电池后,统一堆放到指定的场所,堆满后,再由上一级部门负责运送或填埋。
废电池应专业处置,对于废旧电池的回收,国家环保总局于2003年颁布的《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曾有这样的规定:废旧电池的收集重点是废弃的可充电电池和扣式一次性电池,在缺乏有效回收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不鼓励集中收集已达到国家低汞或无汞要求的废旧一次性电池。这是因为如今电池的生产“门槛”已提高,汞含量大幅减低。不少学术界人士认为,这类电池属于一般的固体废物,可随其他生活垃圾一起填埋处理。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生活中常见的干电池不在回收范围内了,并且,回收废旧电池要先分类,这样一来,操作难度岂不是更大?
闵行区环保部门专业人士表示,国家政策说的是“不鼓励”,目前在上海,不论何种电池,只要市民投放入回收箱,就会被当作有害废弃物全部回收处理。事实上,学术界对低汞或无汞干电池是否可以当生活垃圾来处理,一直存有争议,不少专业人士认为,不管是何种电池当作生活垃圾来处理,都是不合适的,应该进行专业处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