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国家下令整改铅酸电池行业,在暂停生产接近1个月后,所有铅酸电池企业都面临这一个难题:继续消极地等待下去,库存即将告罄;搬迁工厂或是搬迁居民,都必将大动干戈。
“可以说行业里99%的企业都不达标,但我们觉得这个做法不科学。如果环保设施齐全、排放达标、管理又到位,没理由不让别人生产。”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王敬忠表示,“现在的做法对于铅酸电池行业简直是灭顶之灾。”
休克疗法
根据金百临投资分析资料显示,如此的态势就意味着未来的铅酸蓄电池产业将面临着一个深刻的变化,产品的市场供给能力将迅速萎缩,从而为那些拥有实力的优质企业提供了广阔的驰骋空间。
以汽车起动用铅酸蓄电池为例,近几年在我国汽车产量和保有量大幅增长的带动下,我国汽车起动蓄电池需求量增长迅猛,已从2006年的3865万 kVAh增长至2010年的7495万kVAh,其间年均复合增长18.01%;预计未来5年我国汽车起动蓄电池的需求量仍将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速。
在如此巨大的市场面前,政府还是决意对铅酸电池行业下“狠手”。
浙江省蓄电池行业协会秘书长姚令春介绍,浙江省的蓄电池产量占到全国的12%-13%,助动车的动力电池占全国的45%,“而目前273家浙江的铅酸电池企业,已经有近250家被关停”。
周龙瑞所在的超威电源有限公司(00951.HK)(下称超威动力)是被要求暂停生产的企业之一。作为超威动力的创始人和副董事长,他于 2009年10月在长兴县建成一间4万平米的厂房,“此间厂房的投入约是2.1亿元,其中土地基建花费3000多万,生产设备是5000多万,剩下的除了流动资金、日常开销和人工薪酬,很大一部分是用在环保成本上。”
去年11月,记者在这间厂房看到,从铅锭到电池产品的所有工序都在这间厂房中完成。4万平米的空间中干净、整洁,并未有任何烟尘、气味和污水。
铅粉输送于管道中进行,各种原料的混合也是在密封容器中完成。原来手动化的涂版已经实现机械化。在分剪环节,要将电池板从大片分为9小片,也已实现机械化操作。
这条半自动的动力电池生产线,曾经被周龙瑞作为超威动力的“环保形象”请来许多专家参观。
但让周龙瑞始料不及的是,这间厂房环保距离不够500米,虽然手中握有政府批地的文件,却也不得不停产。
500米红线生死劫
据了解,浙江省环保厅正在制定相关复产方案,完成后将报送省政府批准,可能将于近期公布。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可能500米仍会是硬杠杆。
实际上,电池厂商目前都被要求涉铅环节停电,不涉铅的电池后半段生产工序还是可以继续进行。但不少大的厂商都是按1:1的比例生产电池部件,所以在电池前半段不能开工的情况下,很多企业的充电环节也不能正常进行。
“归根结底,还是看防护距离,只要企业能达到500米,你就能恢复生产。”姚令春称。
6月15日,在经过相关部门验收之后,天能国际集团(00819.HK)(下称天能集团)已经完成整改。据了解,天能集团设在长兴的铅酸电池生产厂周边500米范围内有5户人家,尽管这5户人家并未在此居住,但仍需要搬迁。
周龙瑞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因为他2009年用2亿元建成的厂房,周围500米内有100多户人家。“要搬迁100户人家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周无奈地表示。
周介绍,超威动力在浙江省的几个工厂共有约2000名工人,因为涉铅工种可能存在污染,所以工资水平并不低,约为2500元/月。在没有生产的情况下,超威动力每天也要支付工人约17万元的工资。
“我们在安徽、江西等地还有厂,那些都还没停。目前也都在加班加点地生产。”周说。
他也做了第二手准备。目前,超威动力正在加紧建设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的新厂,“新厂将于年底投产,在那边把极板组装好了拉到长兴做不涉铅的充电环节”。周龙瑞表示,“新厂的防护距离,我预留了1000米。”
尽管做好了转移产业的准备,周龙瑞还是认为,“最好的情况是我再去引进美国的空气环保设备,让车间的生产环境更清洁。”
“好的技术能把环境污染的可能性减少70%-80%,甚至基本可以实现完全清洁化生产。”浙江省蓄电池行业协会会长、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