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下午,由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主办,常州储能材料与器件研究院、常州市天宁区科技局承办的“锂离子电池发展现状与挑战”高端论坛在九洲环宇巴黎厅隆重举行。市委常委、副市长俞志平,天宁区人民政府区长史志军,市科技局副局长陈建新,副区长乔俊杰出席了论坛。此次论坛由副区长乔俊杰主持。
本次论坛邀请了锂离子电池领域国内外专家,就锂离子电池研究与产业的发展现状、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挑战进行专题报告。出席此次论坛的专家有:日本佐贺大学名誉教授芳尾真幸博士,神奈川大学教授佐藤右一博士,九州大学材料化学与工程研究所教授山木准一博士,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助理周光远博士,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科研处副处长邓鹏飏博士,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宏宇先生,加拿大锰克电池公司董事长、江苏伊思达电池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潘青海博士。
市委常委、副市长俞志平发表重要讲话。俞志平指出,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能不能在未来几十年争取走到世界发展前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创新能力。创新是持续发展、实现跨越发展的原动力,是占领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的必由之路。
俞志平强调,新能源是常州市全力打造的五大产业之一,也是最大的经济增长点之一。“十一五”以来,常州市新能源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全市有近百家规模企业,形成以光伏、风能、核能、光热、生物质能及锂电装备为主的超百亿产业。
俞志平认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要依托常州现有的产业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和制造业基础优势,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努力突破关键技术,提升产业能级,建立健全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在新能源产业推进措施方面,要抓住中央制定出台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的有利时机,加快新能源推广应用和产业发展。常州作为国家创新试点城市,全市的规划编制、政策扶持多种功能资源都要集中投向新能源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我们要集中用三到五年时间把常州市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俞志平指出,在锂离子电池方面,常州益茂、常州达立、伊思达公司等一大批企业,在从事锂电正极材料、隔膜、电池组装及纯电动汽车的应用等领域的研发与生产,已经初步构成上下配套产业链。近期,由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在常州创办常州储能材料与器件研究院。常州储能院将以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电解液的研发为主要方向,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将为常州市企业提供先进的研发检测服务平台。常州储能院的成立,标志着常州在锂离子电池行业的产业链将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将会得到更快更大提升,将更有效发挥产业集成效应。
俞志平希望参加论坛的各位专家、各位学者对常州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出好的建议,希望有关科研机构向国际最前沿技术看齐,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促进本地区锂电池产业快速成长,从而带动全市企业创新能力提高,加快常州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