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系统运行突破1000天
来源:中国科学院 日期:2010-4-7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华民研究员领导的研究组自主研发的2kW全钒液流储能电池耐久性示范评价系统,自2007年7月6日开始示范运行以来,截至2010年4月1日已无故障运行1000天,累计运行时间超过24000小时,实现全充/全放循环6700余次。经测试,电池模块的充/放电能量转化效率未见衰减。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为其工程化和产业化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该系统仍在继续运行。
2001年,张华民研究员带领研究团队开始了液流储能电池技术的研究开发。经过近十年的积累与创新,该研究组在液流储能电池关键材料与系统集成技术开发、应用示范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10千瓦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系统”项目获得2008年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高效液流储能电池系统”项目获得2009年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009年7月,在西藏能源研究示范中心成功安装了一套“太阳能光伏发电—5kW/50kWh液流电池储电”联合供电系统。截至2010年3月,示范系统已连续、无故障运行8个月,其可靠性得到用户充分肯定。另外,为加速液流储能电池技术成果转化,大连化物所联合博融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于2008年10月合作成立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专注于液流储能电池工程化和产业化开发。
储能作为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电网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高效率、低成本、安全可靠的大规模液流储能电池技术的成功开发,将对我国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应用和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上一篇: 超酷电动车!百公里加速仅4秒
下一篇: 宜兴:造出零污染电池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文章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