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消费者在使用数码相机时,经常遇到这样的尴尬:购买时电池明明标称××毫安、可拍摄××张照片,但在实际拍摄中,远远未达到标称效能时电量却迅速消耗殆尽。许多消费者往往轻信厂商们这样的解释:“标称效能是指在特定实验室环境下进行操作的,实际使用时会低一些,电池本身没有问题。”而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问题的根源恰恰就在于电池本身。
自2002年以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数码相机各品牌之间的价格搏杀已经到了近乎惨烈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经销商把利润预期锁定在电池、存储卡、相机包等附件上就在所难免。“如果真赠送一块原装电池,那肯定就赔大了。一块普通品牌的真品原装电池,经销商的提货价一般就得150元-200元左右,市场销售价格一般都在240元-300元甚至更高。这样的原装电池是不可能送的,但经销商都会跟消费者说赠送一块电池,如果消费者非得要原装电池,经销商就会告诉你,送的就是原装电池。”对于赠品电池的内幕,某品牌负责人并不避讳,“我们的经销商也经常那么干,我们也就睁只眼闭只眼。”
熟悉电池的人都知道,衡量电池优劣的两个重要指标,一是电量是否饱满,二是放电是否持续稳定。而调查发现,许多赠品电池的实际充电容量不足,容易漏液,污染相机电池匣,损耗相机使用寿命。而且,这些电池的放电稳定性较差,在使用过程中不稳定,电池容易出现放电过速导致相机发热发烫甚至死机,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相机出现短路现象。消费者不是专家,不可能都具备识别电池真伪优劣的能力。最好的方法是放弃赠品电池,因为赠品电池的实际市场购买价格 肯定比经销商宣称的要低得多。如果非得选择赠品电池,那建议消费者再多花点时间进行调查。
如果赠品电池是专用锂电池,重点是要搞清楚原装电池的明显标志,如果没时间、没能力调查,一定要求经销商在收据、发票、保修卡或产品配置清单上清楚地标注:“赠送一块原装锂电池,识别码为多少多少。”一旦发现赠品电池并非原装,可以据此索赔。
如果赠送的电池是通用型电池,则需了解清楚赠品电池是否市场主流品牌,如果不是,最好要求更换。如果经销商坚持不换,建议消费者扣除经销商宣称的价值购买相机,自己从市场上选购口碑好的主流品牌电池,切不可贪图一时便宜而选用假冒或劣质赠品电池,以免损坏相机。
(编辑:全球电池网)
